近年来,学界多在分别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取得了较多成果,但对两者之间理论联系的研究较少,关注还不够。本文将从基本范畴、中国实际和世界实际三个方面,讨论如何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进程中,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助力富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范畴界定合理构建知识体系的前提是界定核心范畴。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首先就需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范畴还是两个范畴?什么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有何关系?自从互联网在信息革命中来到人世间,一个独立于现实世界但和现实世界紧密相联系的虚拟世界进入了人们的生活。这给我们常讲的“客观世界”等概念和话语,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我们注意到,伴随着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边界越来越模糊。AR、元宇宙、脑机接口等新科技,更使得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快速融为一体。尤其是,伴随着人们生活和工作的现实世界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大数据,人们的文化生活、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乃至于政治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所赖以建立的哲学特别是“存在”和“社会存在”、“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等基本概念都具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早是 1938 年 10 月 12—14 日毛泽东在延安举行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首次提出的。毛泽东在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自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被用来指代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新理论、开创新境界、指导新实践这一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创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长期坚持下来。”通过几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看出其鲜明特点: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回答重大时代课题和回应人民重大关切有机结合起来。本文赞同这样的理解。同时还要特别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根据新的实践和认识,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这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就由“一个结合”发展为“两个结合”,而且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时代化合为一体,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最早是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这个决定在总结运用和丰富发展执政党建设基本经验,论述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摆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时强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其后,学者们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含义做了多方面的阐释。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主要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理论旨趣的时代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至少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马克思主义理论解读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的时代化。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包括内容和形式的时代化,也包括语言和话语体系的时代化。还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含两个基本层面:时代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时代化。在这些观点的基础上,百度网站的词条对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有进一步的阐释: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课题。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基础上,在全球化背景下,在理论和实践上正确回答和应对中国与世界、现实与未来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意义的历史进程。
本文认为,可从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来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一是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所处的时代要求、时代特征、时代实际相结合。如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际相结合。二是从世界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理解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世界所处的时代要求、时代特征、时代实际相结合。如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面对国内外新时代变化,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要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从这样的世界所处实际出发,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要问题相结合。
如果上述理解可以成立,那么随之而产生的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范畴还是两个范畴。理论界也有两种理解:一种理解是同一范畴,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包括中国所处的时代也包括世界所处的时代,是二者的统一。另一种理解,二者是两个相互联系但有区别的范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则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所处时代实际相结合,也包括同世界所处时代实际相结合。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既可以作为一个范畴理解,其时代的内涵同时包括中国所处的时代和世界所处的时代两个方面;也可以作为两个范畴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所处时代相结合又包括同世界所处时代相结合。需要指出的是,当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两个范畴理解和使用时,按照中国的话语表达规范,中国化时代化中间最好要加“、”号,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动态过程。党的二十大在论述“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时提出了一个重大论断:“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迫切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本文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的这段论述,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为一个概念使用的,如果作为两个概念使用时,建议除了在中国化时代化之间加顿号外,在“两个结合”之后,再加一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实际相结合。这样的理解是否合适,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习近平首先提出的重大命题。习近平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这里讲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本文理解就是坚持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从中国国情出发,从实践中来、又能指导实践并经得起实践检验,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能够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知识体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里说的自主,主要包含两个含义:一是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实际出发;二是话语权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而并不是要排斥借鉴人类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中国经济学是以中国经济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构中国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任务。中国经济学包括的学科专业很多,按照现在我国的学科分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的大部分学科都属于中国经济学的范围,如政治经济学、中国经济史、中国经济思想史、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今后还会建构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中国发展经济学、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学等。在这些学科中,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因为作为最主要的理论经济学学科,它将为全部中国经济学提供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最基本的经济理论。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与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怎样的关系?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是总要求,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实践。
党的二十大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完成这样的中心任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指导。恩格斯说,无产阶级政党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列宁认为:“使马克思的理论得到最深刻、最全面、最详尽的证明和运用的是他的经济学说。”只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构建和发展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同时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着眼解决新时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才能作出符合中国实际和时代要求的正确回答,得出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认识,形成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更好指导中国实践。
二立足中国实际,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立足中国实际,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已经取得了重大成绩。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经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理论界的不懈探索和取得的一系列著作、教科书为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中国经济学是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构建和完善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跟踪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和时代发展,以新的实践推动理论创新,以创新的理论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庄严使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理论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构建已经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着力建构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自主的知识体系。
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经济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经济思想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什么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怎样加强党的领导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仅有力指导了我国经济实践,而且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新境界;不仅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而且蕴含着现代经济学的一般原理;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和中国经济学的宝贵财富,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经济学创新贡献了中国智慧。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全面坚持和发展习近平经济思想。
二要着力阐释加强党的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取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深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和实现途径的阐述。要强化阐述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国式现代化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基本观点和理论。
三要着力阐释以人民为中心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立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其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要坚持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成为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支持和指导的系统学说。
四要着力阐释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根本方法论。坚持以此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区别之一。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过程中,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五要着力阐释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世界意义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性,更有中国特色。世界范围现代化已有几百年历史,有一般性,如以工业化开始,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融合、国家现代化、文化现代化共进等。但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物欲横流、两极分化、牺牲环境、对外扩张和掠夺别国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六要着力阐释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数字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七要着力阐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八要着力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促进机会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推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建设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上取得新突破。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贸易强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九要着力阐释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十要着力阐释统筹安全与发展,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特别要阐释统筹财政、金融、能源、粮食等经济领域的安全和发展。
十一要着力阐释坚持“五位一体”建设,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a。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全面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载体与价值取向的统一体,是现代文明成果的最新结晶。历史发展到 21 世纪,当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文明面临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回答了“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世界之问,为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中华民族的杰出贡献。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着力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要在以上方面但不局限于这些方面作出努力,进一步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系统学说,同时要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进一步学好、用好、坚持和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立足世界实际,加强对世界所处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在立足中国实际,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同时,还要着眼世界实际和历史趋势,加强对世界所处时代特征和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视关于世界和时代的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明确指出:“我们的时代,资产阶级时代,却有一个特点:它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敌对的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马克思关于所处资产阶级时代的判断,不是局限于某一个国家,而是以英国为典型,放眼全世界。在同一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又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它必须到处落户,到处开发,到处建立联系。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仔细研究马克思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可以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运动规律和人类社会运动规律的揭示,不仅以个别国家为典型,也是基于对整个资产阶级时代分析和把握基础之上的。
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创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处的时代相比,显然发生了变化。列宁很重视这样的变化,指出:“帝国主义是作为一般资本主义基本特性的发展和直接继续而生长起来的。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的、很高的阶段,资本主义的某些基本特性开始转化成自己的对立面,从资本主义到更高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过渡时代的特点已经全面形成和暴露出来的时候,资本主义才变成了资本帝国主义。” “我们已经看到,帝国主义就其经济实质来说,是垄断资本主义。这就决定了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因为在自由竞争的基础上、而且正是从自由竞争中生长起来的垄断,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向更高级的结构的过渡。必须特别指出能够说明我们研究的这个时代的垄断的四种主要形式,或垄断资本主义的四种主要表现。”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世界所处时代的认识,从毛泽东开始的几代党的主要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对世界和时代的把握,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重大历史决议都对国内外形势进行阐述,对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时代特点加以把握。以 2022 年召开的党的二十大为例,大会报告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立的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更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创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强调:“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的历史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分析把握其出现的各种变化及其本质,深化对资本主义和国际政治经济关系深刻复杂变化的规律性认识。”我们必须“树立国际视野,从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互动中探讨人类面临的共同课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对于习近平的这些论述,顾海良曾经从广义经济学角度进行了十分深刻的概括和分析:“习近平经济思想高度重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新情况和新问题的研究,深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和规律性理论探索;以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科学技术和经济政治格局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众多不稳定不确定经济政治社会因素为背景,创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政治经济学,在理论特征、理论品质、历史承续、时代课题、思想精粹和基本立场等方面深透理解和深湛把握中,升华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魅力和思想智慧。”但是,需要看到,相对于我国新时代新征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而言,对于在立足中国实际的同时,以世界的视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进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更加给全人类带来福音,使构建起来的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而且也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以世界历史的全球视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研究,要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一是加强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研究。这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中国经济学的世界立场。
二是加强对当今时代特征、发展变化和世界经济运动规律的研究。时代总是不断前进的,把握时代的脉搏和在前进中呈现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引领世界前进的前提和基础。世界经济运动是有规律的,研究国别经济的特殊性并从多国经济特殊性中把握世界经济运动的一般性,有利于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明确前进方向,坚定站到历史正确的一边,引领和促进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对现代资本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研究。当代世界的一个客观事实是现代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存。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作出经典的论述,指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马克思还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如何认识马克思恩格斯这些论断的当代价值,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如何借鉴资本主义发展中的有益经验和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有益成分,如何认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南北问题和东西问题都是世界和时代发展中提出的重大课题。
四是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研究。世界市场的存在和运行状况是任何一个国家发展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对于开放的中国而言,认真研究并把握新科技革命背景下的国际市场,特别是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外贸市场、产业链、供应链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站到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时代发展的总体高度,以全球视野研究当代世界和时代的基本特征、经济社会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构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内在要求和历史责任。承担这一历史责任是中国经济学所有学科的共同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责无旁贷,应当一马当先。
来源:《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总第1期
作者:逄锦聚,系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主任